close
下一張(熱鍵:c)

下一張(熱鍵:c)下一張(熱鍵:c)下一張(熱鍵:c)


    果雕課的第五堂課除了複習了前四堂所學,講師梅珠師姊每人送一隻胡蘿蔔雕的蝴蝶與我們結緣。

   老師說:「因為我們是一家人,所以要和大家結緣」,「只要大家喜歡我來,我就會來教導,彼此一同精進」。儘管每堂課上完,老師也辛苦的站了兩個小時,但她一點也不覺得累,因為她要把兒子的好手藝傳承下去。緣起~~~
    民國84年,老師的大兒子是位取得丙級執照的廚師,為了考上乙級執照而必須學會果雕,也因如此,感情親密的母子倆常一起學習,每當兒子學會了一種果雕技巧,就教媽媽。
    有一天,兒子告訴媽媽「媽,我教妳打沙拉醬」,老師回答「改天啦」,殊不知這一句改天後,兩人從此天人永隔。所以老師告訴我們要把握當下,把握每個和親人相處的時光,人生無常啊 !

以下是有關梅珠老師的介紹~~
   
傳授愛子的果雕藝術——林梅珠用愛止淚 撰文/李玲

廚師兒子在大火意外中往生,
她哭到淚乾、心空茫;
愛的陪伴讓她慢慢遠離悲傷後,
她拿出兒子留下的水果刀,雕刻思念,
也將這分美的技藝傾囊相授。

眼前,精神奕奕、充滿活力與自信的林梅珠,與十一年前,滿腹怨恨、對人生充滿絕望的林梅珠,可是天壤之別。

翻開一九九五年二月十六日出刊的各大報,頭版頭條都以斗大標題,報導台灣有史以來死傷最慘重的火災——台中衛爾康西餐廳大火,六十四人死亡、十一人受傷,包含七位廚師也因後門封死、逃生困難,全部急救不治;林梅珠的大兒子智明即是其中一位。

林梅珠還記得那天,她一如往常坐在客廳窗邊,專心修改著衣服。近午,智明吃過飯,穿上外套,打了聲招呼說:「媽,我要去上班嘍!」

「好,要騎慢一點喔!」腳踩縫衣機的林梅珠,頭抬了一下,目送智明出門;卻怎麼也沒想到,這一抬頭,竟是和兒子的最後一面、最後一句話。

晚上七點多,在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擔任公務車駕駛的先生林正森,載送檢察長外出用餐;才抵達台中火車站前,中正路、中港路、五權路已遭全面封鎖,人車都不得進入。從交通警察口中得知,中港路衛爾康西餐廳發生大火。

「菩薩保佑!三天前,我兒子已調往文心路的分店上班了。」面對檢察長的關心,林正森沒有多想,將長官送到餐廳後,隨即開車返家。

適巧弟弟偕同友人來訪,聊天時他隨口提起衛爾康西餐廳火災一事。忙著煮晚餐的林梅珠聽到後,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,她責怪先生:「兒子就在衛爾康上班,這麼大的事情,怎不早講!」

「不要緊張!兒子在文心店,又不是中港店!再說,廚房有後門,廚師要跑應該很快,不要想些有的沒的。」話雖如此,看到妻子神情緊張,林正森馬上打B B call給智明。

許久不見智明回電,林梅珠早已坐立難安,直催促先生到現場了解情況。

「大哥、大嫂,你們不要開車,我送你們過去!」火場附近道路全面管制,夫妻倆只好請小叔東走西繞,好不容易才來到餐廳後方停車場,林梅珠一眼就看到兒子的摩托車,突然又看到了一個熟人——雙眼發紅的總鋪師阿福,慌張地上前說:「怎麼辦?一位師傅都沒有跑出來,林智明也在裏面……」

「今天這邊生意特別好,我打電話請智明過來幫忙;他到達後,我才放心離開。前往文心店途中聽到消息,又急著趕回來……」

聽到阿福親口證實兒子身陷火海,林梅珠立刻雙腿發軟、跪倒在地,號啕大哭。


淚眼模糊中的熟悉身影

「聽說傷者已送到各大醫院急救,你們要不要去醫院看看?」圍觀者的一句話,提醒了林正森,他拉起悲慟欲絕的妻子,儘速趕往中山醫院、中國醫藥學院、榮總……最後在林梅珠要求下,小叔將車子開到了殯儀館。

此時的殯儀館,彷彿人間煉獄,兩側走廊上,盡是燒焦後手腳彎曲變形的屍體;由於一時送來太多往生者,館方還連夜搭設帳棚,才有辦法安置。

到了深夜,仍是無從找起,林正森只好勸妻子,回家等候消息。

無法入眠的林梅珠坐在客廳,連電視都不敢開,生怕兒子的名字會出現在死亡名單中。就這樣六神無主地挨過一分一秒,直到清晨五點多,電話鈴聲響起……林梅珠三步併兩步,拿起話筒,就叫「智明」的名字。

「對不起,這裏是派出所,請問是林智明的家屬嗎?麻煩你們到殯儀館協助認屍……」彷彿七魂六魄已散盡的林梅珠,在先生攙扶下,重返殯儀館。

現場一片尋找親人遺體的哭泣聲、詢問聲,有如世界末日般。要從整排罹難者當中,翻開黃布去一一指認遺體,實在殘忍,林正森靈機一動,打兒子的B B call,鈴聲果真響起,循聲找去,「這裏、這裏,就是這具!」

看見臉孔、雙手被黑煙燻得漆黑的兒子,林梅珠的眼淚再度潰堤。林正森只能強作鎮定,一方面安慰妻子,一方面辦理認屍手續。

天色漸漸露出曙光,不知哭了多久的林梅珠,耳邊突然傳來慈濟志工們的輕聲話語:「先吃點東西暖暖胃吧!既然緣分到了,就送他一路好走!」

淚眼模糊中,林梅珠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……

「梅珠喔!」張雲蘭叫喚了一聲。

「師姑,為什麼老天要帶走我兒子?他才剛滿二十四歲,還很年輕啊!」坐在石頭上的林梅珠,緩緩起身說。

「不要難過、不要再悲傷了,上人說,車票買到哪裏,就要從哪裏下車……」張雲蘭的安慰,林梅珠都一一聽進耳裏。

過了幾天,她將慈濟給的急難救助金一萬元,連同兒子退役後的所有存款湊足了整數,全捐出去。


化身雨露滋潤乾枯心田

「兒子走了,梅珠的心也跟著走了;天天待在家裏胡思亂想,連大門都走不出去,好像快得了憂鬱症。」林正森說:「我常勸她想卡開咧,但是也沒有用,兩個多月了她還是走不出來。幸好那時慈濟人常來家裏關懷,也鼓勵她參加各種活動,看看是否能讓她遠離悲痛。」

「從那以後,雲蘭師姑不論是去訪貧或做香積,一定都不會忘了我。第一次去麥寮訪貧,雲蘭師姑要我開車。回家後,我累得倒頭就睡,晚飯都沒做、沒吃。這才體會到上人說『安心睡、健康吃、快樂做』的道理。」林梅珠說完自己都笑了。

「第二次去訪貧,我開始體悟到,人生本是苦,還有什麼好埋怨的!且兒子也沒留下什麼要我操心的,真的是要感恩。」心門一開,林梅珠整個人輕鬆了起來,「回程中,大家還很好奇問我:『在高興什麼?』」

兒子往生近一年,一九九六年元月二十四日,林梅珠從證嚴上人手中接過慈濟委員證,法號「慮陵」。她在委員自傳中寫道:「人生短暫數十寒暑,與其悲傷,不如多去幫助別人;用自己的一分心力,注入愛的雨露,滋潤每一片需要雨水的地方,做一個快樂的慈濟人。」

「因為兒子是廚師,雲蘭師姑認為我手藝應該也不錯。」除了經常在活動中擔任香積志工,二○○四年慈濟推動「心、素、食、儀」活動後,林梅珠也受邀在霧峰開班,教導會眾如何烹煮素食,連續舉辦了三個月,每一期都深獲好評。

後來大家知道林梅珠對水果雕刻很拿手,紛紛要求她開班授課。


大兒子往生那一陣子,我心裏只有苦痛和酸楚,慢慢才有辦法走出重重陰影,學會用關懷來取代怨嘆,用愛來代替傷心。」

重提往事,林梅珠不再傷心,也不迴避,微笑中輕安自在說著。

現在的林梅珠,心寬、念純,笑容常掛臉上,誠如她所說:「媽媽做慈濟,付出無所求,又做得如此快樂,相信兒子在天上看到了,也會微笑的。」


【行到水窮處】
停止傷心不是件容易事。忙碌去付出,累得倒頭就睡,這才體會到證嚴上人說的「安心睡、健康吃、快樂做」的道理。——林梅珠

摘錄自慈濟道侶叢書扭轉人生—十二個受助助人的故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彩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